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一带一路”倡议与共同发展情况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平解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开放包容的深层内涵,并介绍了目前“一带一路”平台共同发展的情况。
“‘一带一路’在合作理念、合作空间、合作领域、合作方式上都是开放包容的。”张建平认为,这4个特征充分说明“一带一路”是一个新型国际区域合作平台。
张建平认为,区域经济合作并不意味着最终一定要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带一路”的合作平台上,可以通过一个项目或一个领域来推进合作。在为不同经济体提供不同合作模式的方式下,“一带一路”能够促进区域更加均衡、可持续发展,对纠正全球经济失衡也有积极贡献。
张建平介绍,近10个国家都已开始从战略规划的层面积极谋划,“一带一路”沿线的17个国家已经与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产能合作。有的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部门或岗位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目前已经有50多个经济体支持的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支持。
张建平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并存和互动的新型平台,目光不仅要瞄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还要发挥国内各地区的作用,各省份、城市都应在这个平台上寻求自己的定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课题组秘书长徐蕴峰就此进行解读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及深化,其平台作用将日益显著。“一带一路”合作方式的多元化和合作对象的开放性,将有利于实现与现有区域机制的对接。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几乎都建有政府间合作机制,这些机制涉及经济、文化等多层次、多领域。
徐蕴峰说,作为新型平台,“一带一路”不是固化、僵化的。“一带一路”平台对所有国家开放,其对象不只是古丝路沿线国家;“一带一路”平台为众多行业带来机会,而不局限于外交、外贸领域;“一带一路”平台激发了社会创业激情和民众智慧,而非止步于顶层设计。
徐蕴峰指出,“一带一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原则,必然首先要求信息的开放共享,这与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所谓“信息丝绸之路”,就是要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与服务的全方位合作。
“一带一路”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将能够带动信息技术应用的多样化,从而提高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的便利化程度。”徐蕴峰说,要引导各类经济主体深度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培育各门类的信息化基础平台、行业应用平台,逐步形成“一带一路”信息化体系。将三网融合、智慧城市、“互联网+”的先进经验和案例与沿线国家需求相结合,形成新的可持续范式。
徐蕴峰最后还建议,在丝路云·“一带一路”动态数据库、“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网等数据机构、网络的基础上打造“一带一路”大数据共建共享工程,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信息化水平推向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