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黄色亚硫酸钠储存运输有哪些知识
具有还原性,可作为抗氧剂被广泛地应用于注射液中。由于亚硫酸钠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近年来,对注射剂中此类抗氧剂用量的控制越来越严格,不只是限度的要求,而是要求准确测定其含量。目前测定黄色亚硫酸钠含量的方法有以下三类:第一,通常利用其还原性,用碘滴定液和硫代硫酸钠进行滴定;如用此方法测定亚硫酸钠,则样品中其它成分必须不具有还原性。第二,利用亚硫酸钠与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酸性的品红褪色的性质对亚硫酸钠进行定量,但此方法的灵敏度不高。第三,利用其与络合剂络合显色,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如以此方法测定亚硫酸钠,其它成分必须不与络合剂络合显色,并且络合物显色的溶液稳定性差。这三类方法的不足体现在:灵敏度低;专属性差,当产品中存在与其性质相近的物质时,无法测定亚硫酸钠的含量。如硫代硫酸钠具有与亚硫酸钠相似的性质。现有的方法不能够准确快速的测定硫代硫酸钠注射液中亚硫酸钠的含量。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来测定亚硫酸钠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检测灵敏度高,操作自动化,应用范围广等优点,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可以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但是亚硫酸根离子在C18、C8色谱柱上基本无保留,与硫代硫酸根离子等其他离子无法分开,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亚硫酸钠含量的方法目前尚未见有公开的报道,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可以快速准确测定亚硫酸钠含量的方法。
黄色亚硫酸钠的使用注意事项:
1、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4、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消防措施:有害燃烧产物:硫化物。
6、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7、泄露应急措施: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8、废弃处置:中和后,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包装储运: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中间为双层牛皮纸的塑料编织袋或胶袋包装。
利用黄色亚硫酸钠检测甲醛时,该试剂的配制和使用条件对试剂本身的稳定性及检测的灵敏度均有影响。试验对试剂的适宜配制和使用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并通过测定甲醛标样与试剂反应的开始变色时间、初始颜色、初始吸光度、稳定时间、稳定颜色和稳定吸光度,建立了比色色列。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制试剂过程中,溶解品红的适宜水温为80℃,在100mL溶液中添加2mL9.8%硫酸有利于提高试剂的稳定性;在检测样品中甲醛残留过程中,黄色亚硫酸钠试剂的使用温度应低于55℃,反应环境适宜pH为1.5~6.4。检测过程中主要干扰物为乙醛,在2mL待测液中加入1滴0.98%硫酸处理可排除该干扰。不同浓度甲醛标样与品红亚硫酸钠显色反应呈现不同颜色,在最适反应条件下,根据测定结果做出色列表,将试样反应显色与色列对比可半定量检测出试样中甲醛的含量。
黄色亚硫酸钠的储存运输:
1、单独放置在常温环境下,亚硝酸钠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2、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3、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
4、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保持车厢的干净整洁,确保车厢的温度和湿度在亚硝酸钠产品包装储存的标准要求下,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黄色 在空气中易风化并氧化为硫酸钠。在150℃时失去结晶水。再热则熔化为硫化钠与硫酸钠的混合物。无水物的密度2.633。比水合物氧化缓慢得多,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受热分解而生成硫化钠和硫酸钠,与强酸接触分解成相应的盐类而放出二氧化硫。亚硫酸钠还原性极强,可以还原铜离子为亚铜离子(亚硫酸根可以和亚铜离子生成配合物而稳定),也可以还原磷钨酸等弱氧化剂。亚硫酸钠及其氢盐在实验室可以用于清除醚类物质的过氧化物(加入少量水,微热搅拌反应后分液,醚层用生石灰干燥,用于一些要求不高的反应)。可与硫化氢归中。
(http://www.czjckyxgs.com)生产的 、 、 、 、等优势产品,销售全国。浩普正以超前的意识、全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融会贯通国内外的先进管理和技术,向着现代化、集约化、国际化的目标昂首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