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开发抑或选择成品?
目前市场上PDM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工程机械企业在实施PDM过程中,最好能选择专业的PDM厂商,并以外包方式实施,而且多个供应商投标时,企业用户付出成本也会比较低。一方面,借助专业PDM实施团队,用户可和实施顾问一起专注自身业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外包能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PDM培训,经过简单学习基本可以满足后续运维的需要;此外,外包厂商一般都专注于PDM研发与实施,这对用户系统未来升级提供了方便。
通常,PDM仅是一个空的系统框架,需要结合各种业务流程才能运转起来。就像面料,经手艺好的裁缝缝纫才能做出合身、漂亮的衣服一样,PDM需经专业化顾问团队的实施方能产生良好效果。
慎选PDM
PDM实施后,随着应用的深入,需求会越来越多。系统会推进企业流程的变革,企业流程又会助推系统本身的成长,所以一般企业都会和PDM提供商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PDM才是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呢?根据对PDM的了解,笔者凭借自身认知,对国内、国外PDM的特点进行简单剖析。
国外PDM好但贵
一般来说,国外PDM发展较早,系统架构本身已经通过较多用户验证,系统比较健壮,可扩展性较强,在使用时一般侧重标准功能,客制化开发内容相对较少。系统自身的标准功能大部分是基于国外长期、广泛实施PDM基础上,能集众家之所长不断调整完善,比较符合国外先进企业实际业务需要,但是PDM购买和实施费用都比较昂贵。
国产PDM灵活且便宜
国产PDM比较灵活,一般可根据实施企业实际业务灵活开发。国产PDM成型或者固化的内容较少,相同PDM和实施顾问对不同企业实施结果差距可能比较大,且价格较低。
对于初次使用PDM的企业,笔者建议采用国产软件,一方面价格不高,易接受;另一方面,对首次实施PDM的企业,绝大多数会倾向于现有的实际业务,客制化开发较多。
当然,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还是对PDM系统没有准确和足够的认知。国产PDM不但可以满足其使用,且通过使用国产PDM,其意识和观点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变,之后,再次面对国外先进的PDM,思想上更易接受。
PDM选型涉及到企业长足发展,对于已经有PDM实施认识的企业来讲,从规范管理、学习先进、系统升级等方面看,国外知名PDM更有利于促进企业业务发展。至于哪些PDM更适合企业应用,需要结合提供商及产品特点并参考其他企业成功应用情况来确定。
欧洲工业发展较早,企业业务管理比较细致、规范,流程相对固定,无须太多的开发,一般要求使用者适应系统;美洲国家的PDM给人以“无所不能”的感觉,在保证基础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扩展出许多个性化需求,并且还将这些个性化做成标准件。
客制化的开发
业务方案确定后,实施的主要工作为按照既定方案进行相关配置工作,这将涉及流程、编码、分类、存储、权限等一系列的内容
除非万不得已,不建议对标准系统功能及界面进行过多的客制化开发。
首先,任何新生事物都需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企业很多开发并未建立在对系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在用户最终熟悉和了解后,可能会有新的认识。
其次,任何一部分的调整都会涉及对标准功能的改变,因此除了带来额外的工作量外,还会带来诸如系统补丁部署、升级调整等困难。
再次,绝大部分PDM已经在以往应用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涵盖许多客户实际经验的体系框架,若丢弃这一成熟体系而陷入具体开发细节,势必造成本末倒置、缘木求鱼的后果。要想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需要拥有实战经验丰富的PDM顾问加以引导,也需要企业PDM实施人员(特别是项目领导)主动学习、主动转变观念。
为切实解决企业某一业务过程涉及的核心问题,尝试开发定制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它能彰显客制化开发的内在合理性。在PDM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有任何较大规模的开发工作要做,建议事先进行充分的利弊评估,万万不能以牺牲系统某些关键性能为代价。此外,在二次开发的评估标准中,应特别考虑系统的健壮性及可扩展性,建议开发人员把开发代码写得足够健壮、灵活,并留有一定的扩展余地。对企业来说,稳定、安全、简单、实用是PDM应该具有的基本特点。
单组织与多组织的较量
目前,大多数PDM(特别是国外产品)都支持单组织管理模式和多组织管理模式两种实施方式。近几年,工程机械行业兼并潮流盛行,一个大的集团下往往有许多小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多数集团领导通常会站在统一规划角度主张采取单组织统一管理模式实施PDM。对于国内的工程机械企业来说,采用多组织统一管理模式实施PDM的企业极少。
那么,是不是多组织管理模式就一定不合适工程机械领域呢?表1显示了同一集团下的不同下属企业实施单组织、多组织或者折中方案进行分析的结果。
无论属于哪种组织管理模式,根本上都是基于数据管理的考虑。决定实施多组织与否,主要考虑的是下属单位业务的相关性。对子公司业务密切相关的单位,可考虑放在单一组织中,否则,可考虑实施多组织方案。
数据安全的3个层面
PDM实施过程中,数据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PDM数据安全主要表现在3个层面:一是使用PDM系统权限,二是对数据的读取及下载权限,三是对下载后的数据控制权限。
对于第一层安全防范,系统通过是否给予登陆账户来进行控制。对于数据读取及下载权限,一般通过系统中不同用户、角色、组对不同角色、内容分别进行控制。
对于下载后的数据拷贝,可以通过IT的隔离技术来实现。当确实需要将PDM系统中的内容拷贝时,可以通过IT技术实现对下载后的内容自动加密,并且通过严格的业务流程进行控制。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对数据权限的控制不宜过严,否则可能导致对实际业务流程的阻碍。当然也不宜全部放开权限,带来数据安全隐患。
PDM中的权限控制同数据共享是一对矛盾体。对于系统的权限控制,管得过于严格会显得死板,管理得过于松散又会存在安全隐患。如何恰当地处理这对矛盾体?用户需要根据企业数据分类及使用情况,并着重从系统使用者角度给出最佳控制方案。
给历史一个快照
企业实施PDM系统后,部件之间的“借用”关系将转变为“引用”关系。
目前,大多数PDM对物料处理采取的是最新版本的有效机制。虽然物料本身有历史变更的版本记录,但是当用户查看物料历史版本时,由于最新版本机制均是显示的最新物料,子级部件便失去了查看历史版本的意义,此时,基线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线是技术状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产品技术状态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基线功能理解的一个形象比喻就是“历史快照”,“历史快照”能够清晰地将与物料相关内容的历史情形清晰地展现出来,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产品技术状态可记录和可追溯性,真实反映每批产品历史状态。通过实施基线管理能有效记录产品的技术状态,保证历史产品的图物一致性,为产品售后服务与维修带来较大好处。
不可或缺的测试
UAT(User Acceptance Test,用户可接受测试)是用户对实施方开发软件成果的测试。
测试之初,PDM实施顾问一般会给出测试大纲,用户据此按照模块进行逐一测试,待模块测试完成后,再对系统的整体流程进行整体测试。为使UAT得到更好的推进,建议配备专职人员对UAT进行全面跟踪,并对PDM实施顾问及项目领导做日清日结的反馈。这样既可对测试问题进行有效记录,便于以后查找问题,又可督促PDM实施顾问解决测试问题。
在系统正式上线前,对服务器架构、网络建设、系统本身进行压力测试也是必须的。因为流程再好,若系统反应速度超出使用者的忍耐时间,必将遭到使用者的排斥。PDM涉及研发、技术等多部门,系统运行速度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于企业高层会发出这样的感慨:“PDM能跑多快,企业的发展就能有多快。”
系统运维是关键
系统选型、组建团队是实施PDM的最重要任务。实施初期,业务方案的确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方案确定后,保证数据的完整度与准确度同样很重要。当系统能正常上线运行后,系统的运维就成了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此时,IT部门给出的“三分系统,七分运维”的观点就是合理的。
一个完整PDM运维主要包括业务和技术运维两个方面。业务运维主要指数据调整、使用权限等;技术运维主要指数据存储、备份、恢复、数据安全以及基于业务的简单需求开发。用户应建立完善的运维体系,将运维事宜的责任和详细运维工作落实到人。
评审之后预上线
为降低PDM上线风险、提高项目实施成功率,企业要组织相关专家及各部门对项目整体实施情况进行评审和内部预上线试验。只有通过严格评审,PDM项目才可以内部预上线。
在评审和验收时,用户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大的方面:整个项目的任务与计划、运行环境、系统配置与开发、软件UAT、培训与应用效果、操作及业务管理规范、过渡期数据处理规范、运维交接培养、数据准备、重要成果提交、上线推广方案以及项目总结报告等。待内部预上线期间完成数据整理、迁移及试运行后,方可将PDM应用推广至其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