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今年出奇地静悄悄,受大环境的影响,很多企业都步入生死存亡的挣扎线,产量骤减、员工流失,应收款居高不下,现金流中断,银行信贷收紧,导致大多数混凝土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纵观今年的房产市场、建筑业市场,也是格外萧条,给下游的产业链混凝土企业带来危机,我们清楚地知道,房产、建筑业的谨慎与低调已经严重影响到混凝土企业。笔者通过多次的调研与市场摸底,总结了影响混凝土企业生存的几点关键原因。
1 中小型房产企业陷入破产危机,导致建筑业市场遭受牵连
据中新网报道,今年 3 月以来,在浙江宁波、江苏南京、无锡、安徽合肥、湖北襄阳、陕西神木等全国多地,十余家中小房企被曝光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了破产危机,关于中小房企资金链趋紧、或再现“跑路潮”的讨论热极一时。但不仅是中小房企,昔日的实力房企也可能遭遇类似的资金困局。近日,光耀地产资金链受阻、旗下多个楼盘无法按时交付的消息,得到了开发商方面的公开证实,一时间,这一百强房企的资金危机,触动了处于“迷失”状态楼市更为敏感的神经。不少前期扩张激进、负债高企的房地产商都面临着极大的资金压力。面对中小房企和实力房企接连传出的资金链趋紧现状,业内人士分析称,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新一轮洗牌。
近年在信贷收紧、降价潮蔓延之时,浙江宁波奉化最大本土房产企业——兴润置业资金链的断裂,拉开了马年房企“破产”的序幕。据悉,因管理混乱、土地跌价、安置房项目战略失误、沉重的民间借贷等问题,兴润系总负债达35 亿,成为了中国房地产公司的一次巨额违约事件。据不完全统计,3 月至今,全国各地十余家房企被曝出了资金告急、甚至倒闭的事件,涉及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海南等多个省份,大多集中于三四线城市,且多为中小房企。
2 建筑业企业的破产,影响了混凝土企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建筑业企业不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倒闭,就是由盲目投资、快速扩张和低价中标等因素把企业打跨,江浙地区是重灾区。某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在建筑市场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经营者看到房产市场的利润可观,决定重点进军房产市场。于是为了拿地,不惜一切代价,最后因为缺乏专业的判断与市场预测,拖累了建筑施工的老本行,使建筑市场业务量急速下降,房产市场因决策失误,资金链中断,导致名噪一时的建筑业一级企业退出行业的舞台。另一建筑施工企业,为了业绩,低价中标,许多项目都是亏本运作,最后因为资金问题去民间借贷,后来因无法圆场,自己只好申请破产,殃及到三家混凝土公司的材料款 4000 多万无法归还。其他的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资金小,人员配置不到位,在承接项目时更是艰难,所以造成建筑业市场疲软。
3 大规模的混凝土企业收购,没有扭转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许多大型水泥集团对混凝土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联合重组,成为水泥企业延伸产业链的主要方向,实现“垄断或相对垄断—协同—涨价—盈利”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理念得到市场的充分理解和尊重。但通过近几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对大多数城市区域来讲,实施起来相当困难。主要表现在:(1)当在某区域收购了大量的混凝土企业后,原股东利用自身在当地的资源优势,继续扩张建站,严重造成产能过剩,高价的并购重组,促使当地主管领导对关系户的照顾,资质批复随意,造成混凝土企业泛滥,市场竞争激烈。(2)集团企业的主要领导对混凝土企业的收购方式进行研究的多,但收购后的混凝土企业管理却没有成功的方案,导致在管理上是外行指挥内行。所以大多在套用水泥企业的管控模式,对混凝土公司的管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无知,最终只能瞎指挥,迫使企业付出沉重的学习成本和时间代价。(3)并购后企业性质的转变,领导以权谋私,拉帮结派,排挤人才,造成专业人才严重流失,所以相对意义上而言并没有达到最初的并购目的。
4 混凝土行业面临内忧外患
当前混凝土行业普遍存在产能利用率严重偏低,中小型搅拌站林立,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混乱。针对目前现状,混凝土企业员工流失频繁,大多数混凝土的员工是计件工资,方量的骤减导致员工收入减少,相对部分有技术的员工选择跳槽来保证自身的收入。或者是员工收入减少同时却自己去“创收”,在混凝土企业内利用自身资源,广开财路。如驾驶员卖油卖混凝土;试验室索要原材料供应商的回扣;采购人员虚开发票;业务人员私自倒卖混凝土赚差价;收料员虚报吨位;吊机工向运载原材料的车船索要小费等现象肆意存在。随着市场整体业务量的减少,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再度发生,在江浙一带,混凝土销售价格呈下滑趋势,多地协会不再起作用。除此之外,房产商、建筑商在非常时期抓住混凝土企业经营者心态,精心编织了一个个陷阱,等你上套。如:项目全垫资、借资给项目、付款按建设单位等同支付等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