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预拌混凝土产业由于前期高速度大规模发展,很快进入了产能严重过剩阶段。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行业发展又面临市场需求不足、价格恶性竞争、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等困境。由于种种原因,行业兼并重组徘徊不前,产业集中度难以提高,2014年产能居于前10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实际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13%左右。对于此现状,行业该如何应对?尤其是商品混凝土产业,该如何走好这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在2015年10月19日召开的“中国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圆桌会议”上,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徐永模用“痛点”、“难点”、“热点”几个关键词总结了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行业创新发展趋势以及对政府管理的建议和协会工作重点。
行业的痛点、难点、热点
痛点
1、产能严重过剩,难以化解
产能严重过剩是我国混凝土行业的最大痛点,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预拌混凝土产能利用率30.74 %,比2013年下降5.62个百分点。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也是多样的,首先混凝土生产不像水泥玻璃是延续的、平稳的,其定制的、间歇式的供应需求就要求产能要有一定的富余;盲目扩张是造成行业产能过剩最主要原因;市场需求下降也加重了产能的严重过剩。
2、产业集中度低,行业亏损面大
我国预拌混凝土产业集中度很低,2014年产量前十名企业的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3%,因此,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正面临关键的转型期和市场整合期。
产业集中度低也造成了应收款居高不下,买方市场中企业处于弱势的局面,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累计数2013年为 1918.1亿元,2014年为2335.6亿元,累计增长417.5亿元。同时,行业同行低价恶性竞争现象非常严重,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
3、产业虽大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
我国混凝土产业体量很大,但是大而不强,企业大多规模小,生产方式简单,企业效益低、员工待遇不高,缺乏人才吸引力。企业以及企业的从业人员社会价值体现得不高,社会认可度较低;工程安全质量风险又是直接体现,所以企业生存环境较差。
难点
1、政府管理缺失或不到位
预拌混凝土产业成型时间不长,过去都是现场搅拌,根本不是一个产业,后来工场化集中搅拌,再向工厂化生产发展,这个过程时间不长,过去现场搅拌是归建设部管理,现在成为产业后归工信部和住建部共同管理,就出现了一些衔接和协同问题。
住建部对预拌混凝土企业资质管理不合理;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把商品混凝土作为建筑业的附属产业,忽视混凝土材料设计和生产的专业性,对企业技术人员资质要求不尽合理;
地方主管部门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和产业机构,要求每个厂/站都要一样的技术人员配置,这样不利于企业的集团化发展;
地方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不合理、不到位。例如,价格管理部门只管垄断行为,任凭价格恶性竞争,牺牲的是工程质量;行政主管部门资质管理或准入管理流于形式,实际上鼓励了弄虚作假。
2、协会没有授权,行业自律软弱
政府正在考虑进一步简政放权,但是相关的辅助管理方面并没有加强,简政放权不是不管,而是进一步的改善管理,简政放权后,协会的自律性功能应该更能体现出来,但是目前我国只有要求,缺乏对协会自律性管理的法律或政策授权。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协会自律性管理需要法律或政策授权。而在目前强政府、弱协会的环境中,协会也难以发挥自律性功能。
3、市场门槛低,企业兼并重组动力不足
我国混凝土行业进入门槛非常低,新建站投入 成本很低,不用买地,租赁场地即可,一些生产设备也可以租赁或者欠款购买。目前我国混凝土企业不完全统计超过8000家,数量庞大,产业集中度很低;
近两年市场需求的下降,使大企业兼并重组的动力不足,兼并重组缓慢,行业的乱象和地方政府的过度审批也对兼并重组企业造成了困扰。
4、标准要求低,优质不能优价
现行建筑工程设计标准规范对混凝土性能和质量要求不高,优质产品和服务不能优质优价,低标准需求拉动下企业创新提升的积极性难以提高;
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政策没有落实在设计标准和质量规范。设计人员比较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