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专家文集 » 正文
【技术】如何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如何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来源:互联网 作者:君士 发布日期:Jun 8, 2016 阅读次数:3550 收藏 打印 

   预拌混凝土是建筑结构施工中使用的最大宗的结构性材料,从混凝土拌和物原材料的选用,到如何根据每种材料的基本性能进行配合比设计;从计量搅拌到和易性满足施工要求,以及运输泵送过程的质量保证,是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的的责任,也是保证建筑施工使用的前提条件,所以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工作尤为关键和重要。为避免28天后才能知道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死后验尸”弊病,根据混凝土水灰比与强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微机计量管理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检查每一车拌和物实际投入的总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的搅拌记录,这样可以及时的对“不合格”的拌和物进行有效的处理,收到很好效果

一、组成材料的客观事实

现在水泥产品本身的细度过细是个不争的事实,骨料粒形差异又是个买方市场不能左右卖方市场的“尴尬”现象,再加之设计(包括监理单位和监督单位)为满足业主“需要”而过分要求的“强度”的保证,甚至认为建筑物结构的寿命(这里没有耐久性的概念)与安全,是和“强度”成正比的关系。在市场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建安市场,这些“不协调”的现实真是很难让“客户”从容的解决一些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但是所有 “被委托者”对建筑物即业主,要承担着“质量”终身负责的责任(责任就是完成做好份内的“事情”和承担由于自己份内工作做的不到位而造成损失的承担)。虽然“客户”是上帝,但是在“经济”问题上,有时候可能就会反过来了。一般处在中间位置的混凝土拌和物的直接提供者(搅拌站),会受来自上下方面的“压力”或是“无奈”。但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是最重要的,原则上就是各负其责,各把其关。

尽管材料的“不尽人意”,也不能是混凝土拌和物质量“不合格”的理由,因为混凝土是一个相对有很高技术含量的,且是人工合成的结构性的材料,配合比的设计一定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保证性和结构的耐久性。

水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对水泥的细度问题有看法,不管是对强度的影响,还是裂缝的“根源”,修改标准规定下限值不得小于百分之几,如5%,应该不会有原则性的分歧。至于水泥的矿物组成比例和混合材的量值,只要符合水泥产品标准中的指标值也不应该是大的影响因素。以现在的生产关系,搅拌站是购买的现成“产品”,至于这个产品是否适合于你的生产所用?是否能与所用的其他材料“共伍”?则应该是使用者的水平和能力的事情。当然我们希望水泥的生产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毕竟太“复杂”了。

这个“复杂”是混凝土自身性能的复杂,是环境条件因素影响的复杂,还有是施工使用混凝土的综合管理能力的复杂性。同样不能面面俱到。其实我国水泥的品种还是很多的,可以有各种用途的品种。最起码80年代初刚使用预拌混凝土时,一般搅拌站都有两种水泥,一种是普硅525#(现在的P.O42.5MPa),一种是矿硅425#(现在的P.S.A32.5MPa),525#水泥生产C4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即使是90年代初期个别工程使用C60的混凝土,也是使用525#水泥和需水量小的优质粉煤灰。一般工程的混凝土使用掺和料初始有粉煤灰和沸石岩粉。用量都不是很多(大部分以替代水泥为主)。后来又开发了矿渣粉。单掺量也不是很大。使用外加剂主要品种是:北为木钙;南是糖钙。80年代的中后期因为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不断需求,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引进,才逐步开发应用萘系外加剂,代表的主要有UNF和FDN。无论是何种强度等级的拌和物,出机的效果都是很好的,即坍落度在200mm,扩展度也能超出500mm。搅拌站按照最大20km的供货半径为服务区,拌和物的坍落度损失相对很小,拌和物离析的现象几乎没有。浇筑到混凝土结构也很少有开裂的现象。即使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或是大面积的水平构件也很少出现明显的裂缝。随着建筑施工的“大跃进”式的发展,“量”的需求占据了建筑市场的大部,由于生产关系的变化,使得混凝土的供需双方成为了两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很多人认为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是一个“暴利”行业,搅拌站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建站,“鱼目混珠”,结构质量意识逐步淡化(都认为我国结构设计安全系数大)。考虑自己的利益,搅拌站想赚钱,使用价格更“合适”的材料,首先掺和料的质量被用户忽视了。

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泥的市场供应价格普遍较高,粉煤灰相对要经济的多。由于初始大家使用粉煤灰是属于“废物”利用,为国家减轻环境污染,再加之燃煤工艺的相对落后,回收方式也落后,大部分灰都排掉或是用于水泥的混合材了。能够符合标准的灰并不是很多。由于改进了燃煤炉工艺,燃烧温度超出了1400℃,使得采用电极收尘成为了普遍的工艺,粉煤灰的质量也开始有了巨大的改观,于是粉煤灰使用的“高潮”中又开始出现了“滥竽充数”的产品,即的细度和需水量低于Ⅱ级技术指标的比比皆是。由于很多人片面的理解粉煤灰的细度指标,将一些没有完全烧透的低“质量”粉煤灰采用球磨加工工艺加工,虽然细度能达到技术标准要求,但是,烧失量可能满足不了技术要求。有些人并不真正清楚粉煤灰烧失量指标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所以忽视了检测管理。一些运输粉煤灰的车辆,将最上一层放入“质量”好的,而下面的是很难有所质量技术保证的“次”灰。当粉煤灰由“废”变“宝”后,再加之对其宣传的不完整性,于是粉煤灰的供应就出现了严重的不稳定性。粉煤灰自身属于火山灰性的材料,和水泥的矿物组分的水化“效果”有直接的关系。盲目的按一个比例值掺加,很有可能出现混凝土不同龄期的强度变化,包括拌和物的和易性表现。

矿渣粉本身是一种“水硬性”的胶凝材料,但是水化速度很慢。与粉煤灰相比较,强度贡献率要好些,很多生产人在加工矿渣粉的过程中,“随意”加入提高“活性”的石膏,使得产品中的组分变为不可知。虽然国家在产品技术标准中已经要求,凡是生产中掺加石膏的应在包装上标识。但是毕竟石膏中的三氧化硫的量,有可能会影响着混凝土整体的体积安定性问题,这样为了“避嫌”就很少有主动加以注明的。但是这些有可能影响混凝土“开裂”的因素就变得“隐藏”了,也给裂缝产生的原因判断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矿渣粉的生产是将水淬矿渣磨细加工而成,其内在的活性还是很明显的,有些厂家从经济利益考虑,将一些廉价的“石头”掺入加工中,这些惰性的材料随着掺加量的不同,而形成不同龄期时的强度变化。一般都是7天活性指数对比值不理想,而到28天的活性指数还能满足基本要求值。但是现在的施工要求早期硬化强度要高,于是只有想办法再采用外加剂的作用加以调整。本来矿渣粉硬化时的自收缩就比较大,再加之掺进“石粉”的不明性,而外加剂与之的相容性是建立在所有材料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但是当这些控制不“严格”的材料出现不稳定性的时候(与水泥相比较,掺和料产品的国家控制力度相差比较大),混凝土拌和物的不稳定性,和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不确定性就接二连三的反映出来。

外加剂也是影响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外加剂的质量稳定性问题,有时会使混凝土拌和物出现离析、经时损失大、凝结时间异常(过长或过短),从而给建筑结构施工造成影响。外加剂本身质量的适用与不使用是不能单独判定的,是要由混凝土中的其它材料的性能综合判定。目前很多搅拌站的外加剂的检测只是简单的比重、水泥净浆(很多都是规范规定的不合理所致,如拌和物的经时损失试验方法),并没有对其按混凝土拌和物进行综合性能检测,这样就会出现外加剂和混凝土中其它材料的不匹配(主要是材料的供应过程中不稳定),对拌和物的和易性造成质量隐患。以上众多的问题,直接带来最多的就是结构件的外观质量缺陷,严重时会影响耐久性。

【推荐】

【新闻】昭通市科学编制“十三五”交通

【资讯】河南公布100个特许经营示范项

【新闻】发改委高频调研民间投资 发文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