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分析 » 正文
工程机械出口回归理性
来源:砼商网 作者:小静 发布日期:Oct 27, 2014 阅读次数:915 收藏 打印 
 根据海关数据,2014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工程机械按商品编码分为81种,其中主机产品69种,零部件12种)进出口总额88.02亿美元,同比下降1.11%。其中出口额71.54亿美元,同比下降1.86%;进口额16.48亿美元,同比上升2.31%。工程机械产品上半年贸易顺差55.06亿美元。
    2014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依然维持多年来的市场分布,产品出口市场以亚洲为主,出口占比达到同期出口总额的45.92%;其次出口区域为欧洲和非洲;出口到欧盟和大洋洲的工程机械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2014年上半年我国共向200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工程机械,其中出口金额排名前25名的国家占工程机械出口总额的65.2%。出口超过5亿美元的有美国和俄罗斯,分别是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的第一、第二大国。出口到沙特阿拉伯的工程机械比去年同期增长33.82%,出口额接近3.7亿美元,成为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的第三大国。
    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类型主要是铲土运输机械、机动工业车辆、工程起重机械;出口的主要产品分别是装载机和叉车,出口总量占比分别是11.4%和12.8%;挖掘机出口占比为8.04%,是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的第三大产品。
    从贸易方式看,2014年上半年出口一般贸易占总出口额的67.32%,加工贸易出口占22.11%。相比同期租赁贸易增长171.88%,边境贸易增长12.89%。这说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正承受着巨大压力,工程机械市场仍然复苏乏力。
    2014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有徐工柳工中联三一山推等,装载机出口的主要企业有柳工临工厦工龙工等,叉车出口主要企业有杭叉、安徽合力等企业,以上企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的主力军,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品牌已经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部分品牌产品已经引领国际潮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出口进入全球行业第一梯队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工程机械出口自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美国、德国之后全球第三大出口国。2014年以来由于全球需求持续低迷,各国工程机械出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浮,其中美国同比下浮10%以上,日本下浮7.94%。综合以上各方因素,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已确立进入全球供应第一梯队的地位。
    传统市场格局相对稳定,技术进步持续推动欧盟市场占比提升。长期以来,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市场主要以亚洲为主,基本占据半壁江山。非洲是我国出口的第二大基地。欧盟由于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严格的认证体系,中国工程机械占比相对较小。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迅猛发展,各厂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结合“合资、并购”的渠道,积极消化吸收,使得我国工程机械技术水平提升了一个台阶。面对欧盟严格的认证体系,我们泰然应对,许多工厂产品已通过欧盟认证,为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排除了障碍。今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需求低迷,传统主要出口国持续下滑,但我国对欧盟出口同期上涨13.72%,这充分验证了近年来行业技术进步推动了欧盟市场占比提升。
    零部件出口显著提升,力促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稳步持续。2014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出口共计12.73亿美元,同比提升10.98%。尽管用于出口主机保养和维修部分的零部件数量与我国近10年来工程机械出口持续大幅增长的匹配度还显不足,但出口占比的变化反映出我国工程机械出口正在回归理性的轨道。相信在国际市场上随着零部件供应能力的提升,加之服务网点的合理布局,这些都将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持续出口奠定基础。
行业标准未接轨国标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标准化的工作力度,根据国际标准制定修订了较多新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国际竞争水平。从标准的制定更新上看,部分板块仍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阻碍了我国工程机械产品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表现在国家标准的更新滞后于国际标准进度;我国的国家标准(没有英文版本)与国际相关标准不接轨,企业在海外市场销售过程中遇到认证周期长、耽误交货、增加成本等问题;产品标准和环保标准落后于欧美国家,造成我国的工程机械产品不被欧美市场接受,同时对整个行业发展的促进力略显不足;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市场区域,因正在逐渐接受欧美标准,不接受我国国标,从而导致海外市场受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由于国内和国际行业标准不同,给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阻力。比如土方机械关于排放、噪声的标准,目前我国执行国二标准(相当于欧Ⅱ),欧盟地区执行的是欧ⅢB标准。标准不接轨,给我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设立了实实在在的技术壁垒。企业为满足国际标准要求,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这无疑降低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应有序将国际标准转化为国标,并发布中国的国标和体系的英文版本;同时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应做好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会标准系统推广到国际的工作,积极推动标准的国际交流和认可,参与一些国家的标准交流,甚至参与到某些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去,建立多边或双边的认证认可机制,推广中国标准外文版,让世界了解中国标准体系、实施情况和规范做法。
    这些措施将有利于中国工程机械产品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中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打造中国品牌的优势,抵消中国产品在海外“价廉质差”的形象。
    贸易摩擦逐步显现,行业自律势在必行。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随着7月2日“欧亚经济委员会”对我国出口到俄、白、哈区域的推土机正式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开始,我国工程机械相关厂家在应对的同时就应该深思我们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是否有不妥之处,同行业厂家是否存在“相互压价、暗中让利”的低级竞争手段,最终结果是出口量增加,出口价格下滑,随后引起出口地国对我们相关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通过这些案例,出口企业一定要深刻反省,充分认识“降价、让利”不是提升出口业绩的利器。只有在行业自律的框架下,深度研究市场,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的需求和文化特点,结合各自企业的优势,持续开发适应当地市场的个性化产品,积极做好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服务工作,才是海外市场持续开发提升的法宝。
国际影响力亟待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徐工、中联、三一、柳工、山推已进入全球前二十五名制造企业,目前已在国内外享有一些品牌知名度。长期以来,受国内外需求膨胀的影响,各相关企业都将“做全产业链、完善全线产品”作为各自的战略目标,造成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之间的重合度非常高,行业内多层次、互补性的战略联盟没有形成,部分领域、一定市场以及研发、生产、销售等价值链的合作也没有,恶性竞争的局面持续维持,目前已将国内竞争的现状延伸到国外,表现在工程机械部分产品出口价格持续下滑。
    为了给我国工程机械的出口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建议由国家引导扶持,通过对外商协会等途径,尽快推进国家层面的品牌推介工作,针对不同品牌,突破全产业链的现状,评出不同品牌中能够代表中国制造水平的产品向国际市场推介,通过国家层面进行“同一产品的优势品牌推介”和“同一品牌项下不同优势产品”双重推介,培养一批将产品做强、做精、做专的优势企业,逐步形成行业内优势产品互补性局面,让国际市场客户了解我们的产品,让我们的优势产品更好走向国际市场,提升工程机械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我国工程机械出口方式通过制造企业海外并购、直接建厂、海外代理、建立直销公司等模式已发展得比较健全。相比卡特彼勒、小松等海外市场布局,我国工程机械产品海外售后服务体系有待提升。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出口企业在海外建立了展销中心,员工实行当地化管理,部分区域工程机械已形成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全程服务模式,建议在国家引导下,适时组建海外服务联盟,由政府引导、全球区域统一布局,逐步建立完善中国工程机械服务体系,提升“中国制造”的服务水平。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