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走向分析 » 正文
混凝土产业压力积聚 “外忧内患”加速转型
来源:中国混凝土机械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机械网 发布日期:Mar 20, 2014 阅读次数:7464 收藏 打印 
摘要:“当传统建材不再以追求产能和产量为标准,当越来越多的限制摆在我们面前时,未来的标杆和方向在哪里?传统建材发展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德龙提出的观点近期引发行业的群体反思。

“当传统建材不再以追求产能和产量为标准,当越来越多的限制摆在我们面前时,未来的标杆和方向在哪里?传统建材发展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德龙提出的观点近期引发行业的群体反思。

2013年底,一颗重磅炸弹引发北京混凝土行业地震:由于生产设备不符合相应资质标准,9家混凝土公司被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满后仍然不符合相应标准,北京市住建委决定撤销其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资质。这9份“死刑判决通知书”,无疑是对公众质疑北京市2013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颁布后实际举措不够严厉的最好回应,同时也拉开了北京市“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整治的序幕。

让全中国愁眉不展的雾霾开始肆虐蔓延,环境的无情叩问掷地有声,促成我国史上最严厉的空气治理行动计划的出台,不仅是北上广一线大城市在行动,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纷纷出台政策,严格限制水泥和混凝土非环保新增产能,同时对现有污染和排放不达标企业严格治理处罚。

除了环境的无情叩问、政策的铁腕严厉,来自混凝土产业的“内患”更是让企业苦不堪言。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加剧,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企业周转发力,甚至混凝土主要原材料——砂石骨料也来给混凝土企业“作对”。据中国砂石协会秘书长韩继先公布的数据,砂石料在2013年需求高峰期已经逼近80元/吨,天然砂更是紧俏,价格早已突破百元。尽管砂石骨料价格翻番上涨,奇货可居,但质量却是无法正常保证,导致混凝土和干混砂浆质量堪忧,根据北京市住建委2013搅拌站专项检查结果,18家抽检原材料不合格企业中有8家是砂石料质量不合格,占比44%,北京尚且如此,全国的状况可想而知,有业内专家甚至断言:我国混凝土用量接近世界年产量的60%,砂石骨料消耗量巨大,生态、资源受到严重影响和挑战。如果这样沉重的代价不能换来好的技术效果和建筑物的长寿命,我们将贻害子孙。

任何发展,在积累成就和经验的同时,必然伴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业内人士对此已有深度思考。可以毫无疑问肯定的是,在环保压力空前巨大和转型升级道路艰难的背景下,中国混凝土产业的发展方向只有一条,那就是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这是2014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混凝土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其着力点就是商业运营模式变革,生产工艺变革以及环保改造升级。2012年以来以中联重科为龙头的混凝土机械行业对此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成果经验,包括连续级配式搅拌楼、高品质砂石骨料系统解决方案、环保搅拌站(楼)、楼式干混砂浆生产系统以及“三位一体”商业运营模式,对产业创新绿色发展起到了加速助推作用。

2013年国内混凝土机械市场销售出现分化现象,传统强项产品混凝土泵车等销售下滑明显。然而据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负责市场工作的张良宝部长向记者介绍,中联重科最近几年研发推进的混凝土站类产品和机制砂生产设备却大受欢迎,特别是环保搅拌站(楼)的销售更是突飞猛进,整体市场占有率接近60%。据张良宝分析,之所以环保搅拌站(楼)大受市场青睐,与各地区大力开展的水泥和混凝土产业环保整治关系密切,实力企业正在着力实施升级改造,用新增环保产能代替落后污染产能,利用环保优势取得政府支持,以实现市场挤出效应,从而提高市场集中度和企业盈利状况。对于2014中联重科新的增长点,张良宝则更为看重高品质机制砂系统解决方案和“三位一体”商业模式,用他的话说,中联重科已经为混凝土产业精心准备好了转型升级的系列工艺与设备“套餐”,只待大家享用。

2012年数据显示,中国混凝土产业十强的产量平均为1160万m3,仅为世界十强平均产量的50%,可以想象的是,随着大型水泥企业进军整合混凝土产业以及各区域混凝土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优势资源的订单集聚效应必将会越来越明显,市场必然向区域内排名前列的企业集中,而能否进入区域内混凝土产业第一阵营,将对企业的未来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阵营的考量指标是什么?商业模式?生产工艺设备?环保达标能力?市场运作手腕?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