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预拌混凝土厂家的日益增多,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出现过一些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商品混凝土企业试验室作为企业的技术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商品混凝土企业试验室除了完成日常的试验检测、资料整理、报告签发等任务外,还需对混凝土的生产、浇筑全过程,进行控制。需要参与原材料的选择,进厂验收,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选定,调整,混凝土的搅拌参数的制定。还包括施工现场的技术沟通,对浇筑、养护情况的建议,对工程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等。可以说试验室对内和每个部门都有联系,贯穿于整个生产活动中。对外,是商品混凝土企业的技术交流和质量管理的代表,所以加强商品混凝土企业试验室的管理对促进商品混凝土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品混凝土内部试验室一般同时作为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质量控制部门,但首先须完成的是企业的试验检测工作,同时根据检测结果向施工单位提供混凝土相关质量检测数据,作为本企业商品混凝土质量合格的依据,满足工程验收的要求。所以试验室必须获得企业的授权委托,保证检测工作的独立运行,不受其他经济,社会因素的干扰,保证其试验数据的真实和公正性,同时商品混凝土企业试验室应符合企业相应资质的要求,并接受建设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且不得对外承揽检测任务。商品混凝土企业试验室作为企业的质量控制部门,对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控制有重要的意义。对试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不进不良品,不产不良品,不出不良品。也就是说试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贯穿与整个生产活动中。试验室管理的好坏及工作流程的顺畅与否与企业的效益密不可分。只有对试验室进行有效、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达到保证混凝土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2.1、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能满足检测项目要求的仪器,才能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发展。设备的配备,应结合检测工作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对于使用频繁和生产关系较紧密的试验设备必须配备如,水泥的净浆搅拌机,胶砂搅拌机,震实台,压力机等。但对于一些检测效率不高的项目,如,混凝土抗折强度,粉煤灰的游离氧化钙等项目,可以考虑委托其他试验室进行试验,另外,商品混凝土企业试验室更多面对的产品的物理性能如,抗压,抗折、抗渗、收缩等。因而一些比较专业且要求试验精度较高的化学分析试验,如氯离子,碱活性等也可以考虑委托其他试验室进行。这样既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因为商品混凝土试验员的培训也是集中于物理性能方面的试验,很少有专门的化学分析试验相关人员)。也可以降低试验室设备购置,鉴定,保养的成本①。总之试验室应根据自身情况,来合理配备仪器设备。设备的布置应结合试验室的整体布置。如水泥试验相关仪器,应集中于水泥室。以方便试验;对于环境要求较高的精密仪器,应远离震动和噪声较大的仪器并避免无关人员接触;对于高温的仪器如烘箱、沸煮箱、高温炉等应考虑其通风散热且注意对其他设备的影响。对于需要经常使用和清洗的设备。如搅拌机,应就进水源,并应有沉淀收集池。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由专人操作。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适用范围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应放置在明显位置,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应做好记录。在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一些需要常开的设备如养护室,养护箱等,应每天记录其工作状态,并及时补水,避免设备空转烧坏。设备本身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只有严格按照周期由相关技术监督部门对设备进行检定,才能保证设备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从而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对于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都有相关规定,在此就不详述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除了对仪器设备的检定外,对于一些工具也需要检定,如量筒、直尺、温度计等,有时候往往因为这些细节的疏忽造成了检测工作的失误,还有包括试模的垂直度,平整度等的自检也很重要。因为这些也直接影响了检测工作的准确性。设备的日常维护应遵循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同时应制定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一般应在年底对设备进行集中保养。并可由企业相关部门的机修人员来协助完成。通过维护和保养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鉴于商品混凝土企业试验室的特殊性,人员的配备既要求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还必须满足企业连续生产的需要。所以一般试验室的人员分为试验员和质检员两部分。试验人员的配备应满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一般来说,贰级资质企业试验室,试验员不少于8人,叁级企业试验室,试验员不少于5人②,质检员可以由试验员兼任或设置专门的质检人员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满足连续生产的需要。试验室主任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具有5年以上(叁级应具有3年以上)从事建材检测,工程检测或商业混凝土生产的工作经历。试验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持证上岗②。专职质检员应经过企业培训,并掌握商品混凝土的基础知识。试验室人员的分工应遵循“一专多能”的原则,即每个岗位都要有专人负责,同时其他人员也应熟悉该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试验室的具体岗位有主任、试验员、资料员、样品保管员、设备管理员等。试验员的分工应保证每一检测项目有专人负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一人负责多项检测项目。可以由负责该检测项目的试验员负责相应的设备、样品的管理。资料的汇总和发放、留存应由专人负责。
作为商品混凝土的核心技术部门,试验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影响重大,所以除了在招聘时注意人员素质外,还应对其持续培训和考核。培训考核的内容包括(1)加强对质量意识的培训。在建厂初期,往往都对质量特别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料逐渐稳定,生产控制过程越来越程式化,人的惰性和侥幸的心理逐渐滋生,在质量控制的某些环节上可能比较放松,从而给产品质量留下隐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注意加强质量意识的培训教育,还可以结合一些质量事故展开分析讨论,找出其发生的原因,从而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2)开展技术质量分析会议、了解混凝土的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提高试验人员的创新和技术攻关能力。(3)组织试验员参加新标准、新规范的学习。近年来,混凝土相关标准的更新速度较快,须关注相关动态,及时收集资料,组织学习。(4)对现场沟通及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质量控制的全过程,现场交货也是个重要环节,作为公司的技术员,必须作好与现场的技术沟通,同时提高处置现场问题的能力。(5)人员的安全培训,试验室的设备较多,应特别注意防止触电,机械伤害等。在搬运放置试块时,要注意防止掉落砸伤。在施工现场要戴安全帽,注意观察周围情况,保证人身安全。(6)人员的考核,除了试验员的知识、技能等进行考核外,更主要的是对其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的考核,对于不能安心在试验室工作的及早清退,避免成为其他企业的免费人才培训基地。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第一关,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商品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砂子、石子等。其中对混凝土质量性能影响较为明显的有,水泥强度、粉煤灰细度、矿粉的活性指数、外加剂的减水率及和水泥的适应性、砂、石的颗粒级配、含泥量、砂子的细度模数等,由于进行这些检测项目的检测时间不相同,因而应采取不同的控制流程。(1)砂、石主要控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及砂子的细度模数。这些试验在24小时内均可以完成,且有经验的试验员,可以对其进行目测,因而砂、石可做到每车必检,目测不合格的直接退回,目测合格的方可卸至料厂,然后按规定批次进行检测。(2)粉煤灰的细度,外加剂的适应性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试验。所以这两项也应该每车必检,检验合格后方可卸料,同时按批次进行其他项目的检验。(3)水泥强度需经3天、28天才可以得出结论,明显不可能在完成试验后在使用。在初次使用某种水泥时,必须完成安定性、凝结时间及3天、28天强度试验,且注意积累其3天、28天强度的相关性。对连续使用的,生产质量较为稳定的水泥,可以根据其材料证明文件,并按批次完成安定性及凝结时间试验后投入使用同时做好其强度试验。这样既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需要,又可以控制水泥质量。(4)矿粉一般以其比表面积进行控制,可以做到每车必检,合格后方准卸料。同时批次进行活性指数等检测,对于初次使用的矿粉,必须在其7天及28天活性指数合格后方可使用。(1)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试验室应根据原材料情况、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方法、耐久性要求、施工季节等因素进行试验室配合比的设计。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在设计时应保留足够的富裕强度,在满足各项质量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2)生产配合比调整,在每次生产前,应根据砂、石含水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现在由于砂中小石子含量较多,还须根据试验情况,对砂率进行调整,在生产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混凝土情况,并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相应的调整。(1)在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由试验室协同企业其他部门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生产计量设备的确认,混凝土配合比的使用,原材料计量误差的监控,混凝土的取样检测及样品留置等。由于原材料的均质性问题,所以应随时根据变动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保证混凝土质量。(2)由于商品混凝土产品的特殊性,即到达工地后需经浇筑、振捣成型、养护后方成为最终的建筑产品,所以现场混凝土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浇注时的施工条件,现场的温、湿度,浇筑后的养护情况及用于评价现场混凝土质量的试块的留置养护、试验情况等。为避免上述影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试验室应组织技术人员与施工方做好技术沟通。特殊混凝土或重要工程浇筑前应提前制定混凝土供应方案,对现场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环节做好技术建议,在现场施工发现问题时及时向施工方反映并做好记录。(1)对于原材料,配合比及生产施工过程的控制属于事前、事中控制,其效果如何,须根据试验室留样试块检测结果,结合工程实体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主要是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依据《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对各强度等级混凝土进行评定,然后根据评定结果。确定企业的生产控制水平,进而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使混凝土配合比既能保证质量,又能经济合理的目的。(2)资料管理包括,内部试验资料,工作记录及对外发放的混凝土质量证明资料,其工作量比较大,因而需要安排专人对资料定期收集。内部试验资料,应按日期、类别分类整理,对外发放的资料按工程、日期进行分类整理,并按规定的年限保存,以备查找。做为商品混凝土的核心技术部门,加强企业内部试验室的管理。对于保证混凝土质量控制生产成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确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注意摸索商品混凝土的特性和规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试验工作和生产控制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