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和房屋价格上呈降次分布,新增房地产需求较多的地区往往推进力度更大。为落实中央政策目标,各地方政府也已制定装配式建筑规模阶段性目标并同步出台若干政策法规鼓励推广。
1、多主题催化装配式建筑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一系列政策加码促进租房租赁市场发展,推动长租公寓的兴起。在建设成本与效率方面,装配式建筑施工周期短,规模化生产等特点与长租公寓等租赁住房建设天然契合。2017年7月以来,湖北、山东省要求全省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全部实施装配式建筑,上海、南京等地更是将租赁土地出让与装配式建筑覆盖比例绑定,装配式建设进一步受益长租公寓主题。
2、人力成本增加与技术升级将倒逼传统建筑产业更新换代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高增长带来的房屋建设需求及廉价人力资源是传统建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当人口红利不再,产业升级时代到来,装配式建筑或将成为主流。
近年来我国人口生育率降低,老龄化社会到来,人口红利优势丧失,建筑从业人员减少,导致人力成本上升。相比于现浇式建筑大量使用人工的建造方式,装配式建筑运用精细化分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人力需求较低,以典型装配式建筑企业杭萧钢构为例,其人工成本占比约为6-7%,相比传统建筑企业上海建工(人工成本占比约为25%)人工成本占比减少近20%。因此随着人力成本上升,装配式建筑人工成本较少的优势得到发挥,将倒逼传统建筑产业转型。
装配式建筑技术越发成熟,龙头企业技术优势雄厚,规模经济下成本不断降低,产业升级指日可待。
3、装配式建筑企业运营效率提高,可获补贴颇丰
由大到小,从企业层面来看,建筑公司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可大幅提高运营效率,同时政策东风频吹,财政补贴可观,促使相关企业多方面收益。
由于装配式建筑工期短,企业资本周转速度较快,可以大大缓解资金成本压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传统方式建造同等规模的工程,高峰期需要工人约240人左右,平均7天完成一层楼。而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只需要70个工人左右,平均5天一层楼。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劳动力平均减少了50%左右,建设周期缩短了40%以上。基于工期缩短比例和现场劳动力节约比例,我国现阶段住宅产业化方式能提高综合效率150%。而根据国外情况,住宅产业化方式的效率一般为传统方式的3-5倍,成长空间巨大。
我国现阶段建筑业国企平均流动资产周转率与总资产周转率普遍低于国际企业,随着装配式建筑渗透率的普及,未来有望达到甚至赶超国际平均水平。
近年来各地政府通过财政补贴、贷款优惠等方法,鼓励推广装配式建筑,丰厚的政府补贴,使得相关建筑企业及房地产企业受益,将缓冲装配式建筑成本端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