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4日讯,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常务副会长、农业部科教司原司长马世青对大智慧通讯社独家表示,农机行业传统市场现已饱和,如不加快产品创新,拓展应用领域,未来一定会沦为工程机械行业的下场。
农机产品创新,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今年6月29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成立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的通知》,决定成立由11个专业小组114人组成的农业部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
**农机行业应拓展应用领域**
据悉,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是在农业部2012年11月成立的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的基础上成立的,主要职责为负责农机化重大问题或突发事件的技术咨询,农机化推广和质量鉴定工作的技术指导,国内外农机化技术研究进展的跟踪交流。
目前工程机械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刚落下帷幕的2013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号称是规模空前的一次国际化盛会,展会室内、室外展览面积达20万平方米。但马世青表示,展会上几乎看不到新的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原来在这个行业拼打的农机企业,还是一些准备进入的“大佬”,产品都大多是单一品种。
马世青称,目前农机行业的新产品研发难度大,而中国的农机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的科研实力和投入相对薄弱,中国的农机企业,进行低端农机产品的生产,可以立即获得收益,这使农机企业受到了眼前利益的驱使。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农机企业不愿意进行新产品研发。
**“研发拖农业机械化后腿”**
马世青表示,农机产品的研发是农业机械化最关键,最落后,也是最拖后腿的环节。短期是无法突击的,需要进行长期的积累。
政府在这方面应联合农机领域的科学家和专家,下大力气研发。马世青指出,将企业作为研发的主体,让企业不追求经济效益,而考虑社会效益是很难的。研发投入巨大,应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辅助。
马世青表示,农机产品有其特殊性,需要在一个应用季节里连续工作,因此对质量和服务要求较高,即使价格略贵但使用者仍更愿意购买。
**应将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深度融合**
马世青表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考虑将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紧密结合。目前虽已有合作,但力度还很不够。
“两种技术不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而应寻找一个更好的结合点”,他认为,农业生产经历了先重视产量,后来重视质量的阶段,现在两种技术的结合点应该是如何使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
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曾指出,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的融合,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也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上,马世青表示,未来工程领域应该有农艺专家参与。而农艺也应吸收工程领域的专家,这将是未来的必然道路。
马世青曾任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农业部科教司司长等职务,现为农业机械化协会常务副会长。
目前农机机械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新研股份(300159.SZ)、悦达投资(600805.SH)、一拖股份(601038.SH)、吉峰农机(300022.SZ)及苏常柴A(200570.SZ)等。
发稿:杨勇/谢韬/曹敏慧 审校:胡怡琳/王招华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