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21日,2017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河北廊坊举行,会上举行了“大智移云产业发展论坛”。多位论坛演讲嘉宾做客新华网思客会,围绕大智移云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话题各抒己见。徐工集团总经理杨东升就传统制造业转型的方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等热点话题和思客主持人进行了交流。
转型升级要在三个方面进行质的突破
思客:作为一个传统制造型的企业,怎样去面对信息经济的不断发展?
杨东升:大家都知道,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这一次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对传统装备制造业来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我们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在管理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制造智能化这三个方面进行质的突破,这样的转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型,才能不断应对新的挑战。
以徐工集团为例。在制造智能化方面,集团把每一台机器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并通过互联网形成一个工业链,然后将SAP、MES等新技术融合进去,把整个生产线变成智能的生产线,把车间打造成智能制造的车间,利用无人智能控制等技术使整个生产、管理及运营更精准、更精细、更高效。
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创新的平台
思客:大型企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怎样保持一个全员创业、全员创新的状态?如何把他们的激情激发出来?
杨东升:在激发员工创新方面,首先是要给员工打造一个开放、透明的平台,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未来发展中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到2020年,徐工集团的战略定位是要站在世界工程机械之巅。那么,在这个目标的牵引下,我们针对技术研发型人才、一线技能型人才、营销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等四类人,都建立了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和通道,通过不断的培训让员工找准定位,使员工自己选择的职业道路和徐工集团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在一起。
比如,徐工集团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信息化。当时,在一些信息化管理培训公司的指导下,徐工集团完成了信息化的改造。同时,集团也培养了一支优秀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团队。怎样把优秀的人才留在徐工?徐工集团经过研究,专门成立了一个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公司,并且投入一部分股份,让这个优秀团队入股,让他们真正进入这个公司,为徐工集团未来的发展继续服务。同时,我们将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分享出去,这个技术公司现在已经不仅能为国内同行业做升级化的技术改造,也通过大数据的信息终端,为行业的进步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支持。
所以说,企业要发展必须真正重视起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员工发展需要机制、需要平台,企业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随着企业的进步不断实现个人的进步,最终达到互惠双赢。
传统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是趋势
思客:您认为传统制造型企业未来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什么?
杨东升:对于装备制造业来说,我认为,未来的发展就是要把产品从中低端往中高端转型,那么,这种转型背后的推动力一定是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进步。现在,我们的产品大部分还处在工业2.0和3.0的阶段,将来要走到4.0,技术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这需要在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特别是在智能制造的技术和无人操控技术上,与传统技术进行嫁接,形成更高端、更智能的产品。并且,这些智能产品通过工业物联网、大数据等平台,为客户源源不断地提供增值服务。所以,我认为,“互联网+”给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一条道路。
思客:您如何看待传统制造型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
杨东升:一个是传统制造业技术,一个是新业态的信息技术,我认为,他们之间一定要相互融合、相互补位,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制造业要腾飞,它需要插上翅膀;对于信息技术型企业来说,如果不和实体经济结合,它也无用武之地。所以说,将来这两类企业一定是“殊途同归”的。
【推荐】
【资讯】交通投资保持高增长 PPP助力项
【分享】混凝土外加剂的检测标准问题探
【事故】苏州搅拌车与电动车碰擦 5岁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