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分析 » 正文
【业界】工程机械“大佬”话市场:不只抓机遇 更要谋创
工程机械“大佬”话市场:不只抓机遇 更要谋创
来源:砼商网 作者:砼商网编辑部 发布日期:May 7, 2017 阅读次数:1507 收藏 打印 

    2017年,工程机械市场迎来了久违“开工忙”,推荐会、展销会遍地开花,企业员工加班加点投入生产,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原有设备开工量足了,然后再加上PPP项目开工及整个国家资金的落实,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趋势。”这是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对当前火爆态势的解释。

  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3月,25家主要挖掘机生产企业累计销售各吨位挖掘机约21390台,同比增长约55%,至此,挖掘机已连续7个月实现50%以上高速增长。2017年一季度,挖掘机累计销售约40400台,同比增长约98%。挖掘机网上询单同样持续火爆局面,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铁臂商城3月份挖掘机询单量达到10000余条。除此之外,压路机一季度同比增长34%,铣刨机一季度同比增长17%。

  面对这一切,工程机械大佬们又是何态度呢?小编来跟您娓娓道来!

  “老战士”王民:努力攀登世界工程机械的最高峰

  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五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上,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自谦为工程机械的“老战士”。作为亲历了工程机械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老战士”,王民对当前市场的发展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首先,人才是核心,思想要领先。作为有着74年深厚文化积淀的徐工,人才是取胜决定性的法宝。其次,坚守徐工特色的产业文化,打造“技术领先用不毁”的产品。“坚定地把我们主业工程机械主机+配套件做大做强,越是在困难时期越应该不断提升我们的研发创新能力”,王民表示:“徐工要从主机到零配件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在欧洲也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以保障我们的产品不断创新。”再次,打造完善的供应链、价值链。要构建新型的制造体系,实现供应链、价值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连接集成。首先要重塑行稳致远、持续有卓越绩效表现的经营模式。“我们要看到用户需求的变化,看到中国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抓紧打造平台、用好资源、服务用户,经营租赁、二手机交易、再制造等后市场业务要与互联网+对接起来,实现更加迅速有效的开拓和发展。”最后,智能制造,这是徐工未来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只有在智能制造上的提升才能使我们技术、产品能够快速、全面适应客户需求。王民表示,制造业是立国强国根本,因此,也必须要加大力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热爱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人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还是小学生,机遇要抓住,不忘初心,坚定前行,才能最终攀上世界工程机械的“珠峰”。

  “预言家”曾光安:2018年整体上呈现增长

  柳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曾光安大胆预言,未来几年中国挖掘机销量在8~12万台之间;装载机4~6万台之间;中国工程机械产品需求总量在15~22万台,全球工程机械产品需求总量在80~100万台(包括土方、起重机、滑移装载机和挖掘机装载机等,不包括混凝土机械)。

  曾光安提出,面对行业2017年一季度迅猛发展的态势,各主机厂家既要抓住机遇,也需保持理性的态度,冷静应对,避免恶性竞争,各方同心协力、积极引领行业良性发展。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平衡、中国各级政府的大量投资、采掘业的逐步恢复、农林业的供给侧改革、市场保有量下降、二手机存量降低、客户的非理性购买、市场风险的积累等众多因素,或将导致2017年下半年可能出现不增长,甚至下滑,至少挖掘机是这样。2018年整体上呈现增长,但不可能出现今年一季度这样爆发增长。同时,曾光安表示,未来行业内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是必须围绕客户群的变化和客户需求变化来推进产品研发、技术升级,质量提升,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支持。伴随科技发展潮流,工程机械行业智能时代将逐步来临,未来的较量也将会是一场互联互通,科技技术创新的决战。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走向全球的趋势方兴未艾,行业协会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合作,建立适应市场发展的行业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通过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引导行业内企业开展良性的竞争,树立良好典范,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和行业协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国际化形象。

  “构建者”殷正富:建构更加健康行业生态

  中联重科副总裁殷正富表示,中国工程机械走到今天,成就前所未有,困难也依然存在。特别是行业的“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繁重,行业整体迈向高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迫切需要大家保持理性,建构一个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行业生态。保持定力、提升能力是中联重科转型升级中通过自身实践获得的方法。殷正富认为,“我们需要克服‘路径依赖’,以创新的发展方式,摆脱对政策刺激的依赖,克服对过去成功经验的依赖。需要避免‘转而不升’。通过转型升级,真正提升市场供应的有效性,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回到过去低端竞争、红海拼杀的老路。坚定‘三去一降一补’,当前市场回暖,为行业‘三去一降一补’提供了最佳机遇。我们一定要保持定力,在发展中解决历史问题,完成转型升级。”他认为,无论是对智能产品、极致服务和商业模式变革的承接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全球资源整合和海外市场的把控能力;对资本的吸纳和运用能力等都需要提升。

  同时,中联重科围绕“集合、聚焦、本土化”战略方针,在海外市场布局谋篇,逐步形成了围绕“一带一路”的本地化制造集群,形成覆盖重点国家和区域的销售、服务、物流网络体系。同时,中联重科利用资本的力量先后实现了体制的变革、股权多元化、治理规范化、产业的相关多元化,当前,企业正加速推进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利用资本推进企业从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型。殷正富最后表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是追求质量和效益,建构一个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追梦者”张秀文:不忘初心 共筑价值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秀文表示:“我们一方面需要持续追求产品技术的创新和高端化、智能化,另一方面也要在“走出去”的基础上,“站稳脚”、“活的好”。我们振兴民族工业的“机械梦”,应该不只满足于开拓市场,而是引领市场,不只限于贴近国际水平,而是引领国际水平。”

  张秀文表示,工程机械人要善于抓住机遇,摒弃投机心理;要理性反思,稳步向前;更要专注价值,共筑实业力量。“着眼未来,发展才是硬道理”,张秀文说:“未来,工程机械行业会向节能环保、模块化、智能化、信息化,以及更好的人机交互等方向发展,目前各企业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成功开发了200马力燃气式推土机,有害气体排量减少90%,无人驾驶遥控型推土机已经实现销售,对于恶劣环境下减少对操作者的伤害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企业的持续发展,除做好产品外,更重要的以行业协会为平台,加强我们之间的互助合作、优势互补,进而形成竞争有序、各有所长的良好格局。这也是未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长足发展的题中之义。”

  在高层对话环节,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中从国家宏观政策、二三线城市基建;市场去库存,存量消化;供给侧改革,煤炭和矿山需求增加等三个方面,对推动此轮市场增长的源动力进行了分析。王志中认为,目前行业的增长只是恢复性的增长,不会持续很久。

  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宏军则表示,2016年公司计划到现在没有改变,一季度经营也是供不应求。他表示,面对市场的增长,企业更需要作出理性的判断,并在这一基础上去理性地销售和经营,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让企业实现理性的发展。

  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子光认为,行业好转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库存的减少;第二;国家批复项目增多;第三资金流动性加强。当下,企业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贴近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且及时应对这一变化。这是小松一直追求的做法,小松也愿意把握当下的机遇。

  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炎谈到,中国的政府生态环境正在适应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一些民营资本开始进入投资行业,这于行业是好的。另外,新开工项目资金的增长,对市场的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就产品而言,今年年初除挖掘机和起重机的这两种机型,贡献了很大一部分增量,带动了整个市场的增长。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永亮则表示,从2011年开始,铁建重工产品逐步升级,这几年经营业绩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2016年更是迎来特别快速递增长。增长原因包括:国家宏观经济的转型发展,日渐趋于稳定,同时,铁路、公路等与行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加也有很大关系。项目工期普遍缩短,也必然带来设备需求量的增加。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谢志霞表示,伴随中国宏观经济的转型发展,基于PPP、城镇化建设和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方面的项目需求拉动,工程机械行业出现恢复性的、爆发性的增长在情理之中。三一的全面增长从2016年9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经过调整和发展,包括重工、金融等在内的新业务也实现了较为健康的发展。

【推荐】

【资讯】订单爆 春来早 柳工产品推介会

【市场】以智能制造驱动全球价值链攀升

【企业】中联重科:“一带一路”新足迹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