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价格上涨,国家环保政策趋严,货运新规出台,需求下降……一系列因素使得混凝土企业面临困境。在行业下行的压力下,在相当一批城市或地区,有半数以上的混凝土公司已经关门、停产或生存困难。
混凝土行业的经营生存环境自今年7月份以来就处于前所未有的严峻状态,这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而这种前所未有的严峻状态加剧了混凝土品牌三级分化的趋势,但也是混凝土行业洗牌的大好时机。
2016年以来,特别是2016年7月份以来,混凝土行业当前的经营生存环境,处于前所未有的严峻状态。
这样的严峻状态,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方面,混凝土行业总体而言需求处于下行趋势,各地价格恶性竞争的情况在7月份以前已经频现;另一方面,受水泥等原材料价格高频次大幅上涨、国家严规治理重载车辆超载、国家强化治理环保污染等因素共同影响,混凝土企业运营成本大幅增长,而混凝土价格上涨较慢,且由于严酷竞争的存在可能导致上涨幅度有限,这会极大压缩相当一批企业的生存空间。
当然,任何情形都要一分为二来看。这种前所未有的严峻状态,正是混凝土行业洗牌的大好时机,终极PK之后能够留下来的混凝土企业,才是最值得尊重的!
混凝土品牌三极分化仍是当前行业的状态,而且成为越来越多区域的普遍状态。混凝土行业当前的前所未有严峻的经营生存环境,正在加速这种三级分化,第一阵营的优势正在显现,部分企业已经逆势增长、遥遥领先。
混凝土企业如果要进入第一阵营,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 做一个有特色的品牌,让别人觉得你“独一无二”。
在任何一个区域做混凝土企业,能够成为第一固然可喜可贺;如果不能成为第一,做一个有特色的品牌也是有可能进入第一阵营的。这里面的道理,我在应收账款公开课上讲品牌打造时说过。低成本也罢、保供能力强也罢、技术实力强也罢、质量可靠也罢、诚信服务也罢,无论哪一条,你至少应该让自己的身上有明确的标签,让客户记住你某一条并让这一条成为你的品牌标签;让别人认为你“独一无二”,你就具备了进入第一阵营的基础,因为,让别人觉得你很牛比你自己是不是真的很牛,重要无数倍。
第二, 向标杆企业学习,全面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混凝土行业的标杆企业,往往在方方面面都很优秀。我在应收账款公开课上经常讲一个0.8企业的故事,说的是这个企业“每百万方混凝土年产量折合应收账款总额为0.8亿元人民币”,最新的消息,这个企业的数据又下降了,比0.8还要低。
当然,这个必须是有前提的。一方面,这个企业的历史应收账款催收的力度和方法一定有其独到之处;另一方面,这个企业对于新增应收账款控制得非常严,大量在接现金工程,而且在其所覆盖区域内绝大部分的现金工程基本上都是他们公司的。
这难道没有前提吗?这样的前提是什么?就是其品牌地位的无比稳固,就是其将生产服务做到极致,就是其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大的成本优势,包括配合比成本优势。
【推荐】
【新闻】徐工海外高端备件市场出口实现
【资讯】国家发改委批复三条铁路建设
【业界】机械工业确定“十三五”创新任